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本科教學 >> 管理制度 >> 正文

77779193永利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教學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一、加強領導,确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培養人才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教學是我院的中心工作,對此,全院不僅要有明确的認識,而且要在工作中有明确的體現。

    二、院各部門共同配合,加強教學管理

    1、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全院都要關心。對于教學工作中的全局性問題,各個部門要協力配合。要抓好院教學管理隊伍建設,院、系負責人應對我院教學質量承擔主要責任,嚴格履行崗位職責,保質保量布置、完成院教學工作和其他工作。

    2、鼓勵全院教師和管理人員開展對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的研究。

    3、充實我院本科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加強對本科教育發展與現實狀況的調查研究。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1、加強師德和教風建設。弘揚我院優良學風,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迹,培養教師的科學精神、敬業精神和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對不良傾向和不良學風進行批評教育,違反學校規定的要進行嚴肅處理。

    2、各系定期組織教學觀摩活動,對新進青年教師要積極引導,使其盡快熟悉教學工作各項規程和要求,較好地完成教學工作任務。

    3、明确教師崗位責任。凡進入教師職務系列的人員必須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教授、副教授必須講授本科生課程。教學工作量達不到學校相關要求者,不能評選任何“先進”。

    4、在教師職務評聘中,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教師晉升職稱,必須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量,否則,不予推薦。

    5、完善制約機制,對于随意遲到、停課等違犯教學紀律的行為要進行嚴肅處理。

    四、加強教材建設

    1、注意引進和使用權威性強的教材,使用近4年出版教材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

    2、教材、講義選訂,實行教師選擇、系負責人決定、院主管領導認定三級制度。原則上,應選用權威性強的教材,同一專業、同一課程應選用同一教材,一般在4年内,保持教材、講義使用的一貫性。

    五、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雙語教學

    1、鼓勵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通過4年建設,學院各專業必修課程使用多媒體授課的課時比例達到15%以上。

    2、積極推進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或進行雙語教學。

    六、加大教學管理力度,逐步推進導師制度

    1、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在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與改革。

     2、從畢業班開始,逐步在全院推進導師工作制度。

第二章  教學制度

    一、備課制度

    1、教師應根據教育方針和教學大綱精神與本學科的任務認真鑽研教材,熟練掌握教材内容,善于解決重點、難點,不斷探讨新教法。

    2、備課時可以參考有關教學資料,主講教師要按照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握學生在該門課程中應學習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把握該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決定教學環節的安排以及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使用。在保持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主講教師可對課程内容作必要的調整。調整的部分,不得超過大綱規定内容的30%(以學時計)。主講教師對原教學方案有較大改動時,應經系主任同意,重要專業基礎課應報請學院主管教學的領導批準。

    3、教師必須在獨立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參考有關音像教材、CAI課件等。還要通過收視網上教學、網上輔導以及VBI教學信息等教學資源以充實教案,允許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試驗,但不能借口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脫離課堂教學環節。

    4、備課内容不僅要符合教學大綱,而且力求簡明、突出重點。在知識的傳授中,注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5、每年上同一科目的課程都必須有新的内容和新的信息,把本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6、授課教案應整潔、内容完整、系統。每學期結束前,教師應将授課教案交教務秘書,由系主任、院相關負責人等檢查。

    二、布置作業制度

    1、不同課程應該布置與學習内容相關的作業,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并要求學生按時、認真、獨立、規範地完成作業。

    2、布置作業必須從學生的總體水平出發,作業的内容必須是圍繞基本知識與技能的訓練。

    3、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規定的作業時間内,可采用多套作業的方法。

    4、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的方法,并重點輔導那些經過鑽研而又存在困難的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

    5、提倡布置實踐性強的作業。

    6、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作為考評學生課程結業成績的重要方面。

    三、教師缺課、補課及調課制度

    1、為了穩定教學秩序,非特殊情況一律不得調課。

    2、因事因病确實不能上課者,應經院教學主管部門批準,辦理好請假手續。3、教師缺課後均應補授,原則上規定在消假後兩周内補齊。

    4、變動上課時間、地點、上課教師等,必須事前征得系主任、院主管領導同意并報教務處批準。

    四、上課制度

    1、要講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注意每堂課的教學環節和知識的系統性、科學性,層次清楚,語言規範。

    2、貫徹精講多練原則,闆書清楚,字迹工整。力求提高50分鐘實效。

    3、充分挖掘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潛能,提倡師生共同學習進步,注重教學相長。

    4、重視發揮書本作用,注意培養學生讀書和求知的能力。

    5、教師要按時上下課,不準擅自離開教室和做與教學無關的事,嚴禁不備課進入教室授課。

    6、嚴格按學校安排上課,不許任意調課和合班上課。

    7、教師在使用音像教材時,不可擅離教室,要随學生一起視聽,并随時提醒學生注意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思路和方法。

    8、有些課程的文字教材分為主教材和輔導教材,使用這類教材,要以講授主教材為主,并通過輔導教材進行複習和鞏固。

    9、提倡文明教學,嚴禁以任何形式變相體罰學生,注重教師儀表,發揮表率作用。

    10、要根據課程的進程,各系要安排适當的時間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組織本系任課教師進行課程内容、教學方法的讨論,交流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任課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關于課程教學的意見,對學生的合理意見和建議要加以研究,設法改進。

    11、階段測驗或教學檢查後,要認真分析學生對本課程學習掌握情況,并安排時間對階段測驗情況進行講評。

    12、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開展。

    13、教師上課應該注重對學生上課情況的考核,對缺課超過30%以上的學生應該及時上報院相關負責人。

    14、上課時間一律不會客,不接電話,不進行與教學無關的活動。

    五、實驗和實踐教學制度

    1、上實驗課前,任課老師應認真設計和安排實驗内容,上實驗課時,應随堂指導,不得缺席。

    2、各類實踐教學(課程實習、見習、畢業實習)必須按教學計劃和要求進行,應做到實踐教學開展前有計劃,開展後學生有調查報告或實踐體會等,教師應有總結,并将上述原始材料整理、存檔。

    六、聽課制度

    1、教師每人每學期至少聽課3節以上,系主任4節以上,學院領導5節以上。

    2、聽課前要在教務辦進行登記,并認真鑽研教材,聽課過程要有記錄,聽課後要提出評議意見。

    3、每次聽其他教師的課,都應在預備鈴前進入教室。

    4、在聽課過程中,不随便談話,不做任何影響課堂秩序的事。

    5、聽課記錄本在每學期期末交系主任存檔。

    七、考試制度

    1、課程結業考核方式分為兩種基本形式:考試和考查(具體哪些課程是考試、哪些課程是考查由教務處和院确定)。考試或考查的具體方式,可以多樣化:開卷或閉卷,筆試或口試,演講或辯論,寫課程論文等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必須恰當;開卷命題必須有一定的難度,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

    2、命題要以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為依據。試題要難易适度,既要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要檢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3、考試試題類型必須多樣化,一門課程的試題必須有4種以上的題型。

    4、專業基礎課課程結業考核必須包括閉卷筆試環節。

    5、課程考試試題,開考前絕對保密,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或洩露考題。

    6、任課教師應認真審閱考卷,嚴格按評分标準評定成績。嚴禁在考試評分中擅自改動評分标準或私自給“人情分”,嚴禁收受禮品、禮金,考試中無端提分。

    7、試題命題,必須根據各專業各課程教學大綱執行。

    8、試題應該難易程度适中,優秀成績或不及格成績人數不超過30%

    9、同一專業、同一教材授課的課程,各系應安排統一命題,同時應有評分标準和标準答案,并提前交教務秘書。

    八、論文指導制度

    1、講師或講師以上職稱教師(包括有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均應承擔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工作。

    2、指導教師應本着每生一題的原則出好題,課題應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盡可能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做到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生産、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有機結合,盡量避免過于宏觀的課題。

    3、指導教師應本着對學生負責的精神,耐心地指導好學生選題、開題、課題論證、答辯等論文(設計)各環節。

4、指導教師應嚴格按77779193永利商學院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規程,出色地完成學生的論文指導工作。

77779193永利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1.9

 




上一條:77779193永利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以“老”帶“新”制度

下一條:77779193永利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檢查制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