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活動 >> 正文

團總支學生會素質拓展活動


       本次素質拓展旨在加深大家對學生會成員的了解,同時也為大家提供一個強身健體,提高個人素質的機會,營造一個寬松、良好的交流氛圍,通過相互合作,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充分利用信息學院學生會的優勢,激發同學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在保證同學們安全的同時放松自我,調節身心。

       活動共分為直呼其名、傳遞繩圈、坐長城、反口令、明七暗七共計五個遊戲。分别讓組員之間相互認識,相互熟悉,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相互合作;讓每一個人意識到團隊任務與自己的關系,即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考驗着每個成員的耐心,培養各組員間的默契和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同學們的注意力以及協調能力,培養同學們的團隊意識;調動大家的活動積極性,考察隊員的團隊協作互信精神。

(圖為“坐長城”遊戲進行中)

 

本次活動第八組以第一的名次結束了本次活動,每位隊員們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充分地體現了活動舉辦的價值。“團隊,合作,支持,溝通,信任”這些聽起來有些空洞的詞彙在我們組織的素質拓展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内在潛能處于待挖掘的狀态,隻是需要機會。

(圖為素質拓展結束時的大合照)

 

至此,我院首屆幹部培訓圓滿結束,在此次培訓中,我們将理論學習和素質拓展兩不誤,給各位學生幹部提供了展現自己的機會,也提高了大家的默契,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也讓我們意識到在以前的工作中,學生幹部之間的合作意識不夠,團隊凝聚力不夠強,通過此次培訓,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汲取經驗,相互配合,讓學生工作更好的開展。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2015 年11 月02 日

 

素質拓展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及目的

素質拓展活動旨在加深大家對學生會成員的了解,同時也為大家提供一個強身健體,提高個人素質的機會,營造一個寬松、良好的交流氛圍,通過相互合作,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充分利用信息學院學生會的優勢,激發同學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在保證同學們安全的同時讓同學們放松自我,調節身心。

二、活動主題

      素質拓展 

三、活動時間

      2015年111

四、活動對象

      第五屆團總支學生會成員、第五屆團總支學生會分會成員、

      13、14、15級各班班長、團支書、心理委員、寝室長。

五、活動地點

      田徑場

六、前期準備

      1.在活動方案批準下來後,辦公室盡快申請物品。

      2.聯系宣傳部在10月28日前出一期闆報及若幹海報對本活動進行宣傳,另外對網絡平台及時宣傳,要求新老校區同時進行。

      3.10月26日由辦公室開始統計各部門成員的名單及人數進行分組,要求通知到個人,要求每組各個年級都有。

      4.保衛部準備活動道具,要求在10月29日前完成。

      5.工作人員簡單培訓,分工(學生會工作人員和活動裁判),要求在10月30日講座後進行。

      6.辦公室在比賽前聯系校電視台與學通社,準備對活動進行報道,活動後跟進。

      7.辦公室在10月29日前将活動橫幅做好“77779193永利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素質拓展活動

七、當天流程:

      1、07:50實踐部和勞衛部将遊戲使用的道具搬到田徑場,做好準備。

      2、08:20全體人員在新校田徑場主席台下集合,着裝便于活動即可,各組組長負責點名簽到,将簽到情況報給吳昊旻。

      3、08:30準時開始進行拓展活動,活動安排見附件1。素質拓展遊戲結束後,各組讨論十分鐘,總結優缺點,由各個組組長發表此次活動的具體心得。

      4、合影留念。

八、活動期間工作布置

1、吳昊旻負責活動期間每次的點名簽到,蔣天保準備活動獎品。

2、譚亞丹負責拍照,以及期間統計各組的網宣分。

3、劉鑫,吳昊旻,鄭喬敏,吳端藝負責跟進遊戲進度,實時彙報,并負責統計組織分。

九、活動經費預算

1. 11米長繩子*5元/米=55元

2. 10種花色*10元/米=100元

3. 一等獎獎品:12包洗衣粉*20元/包=240元

4. 二等獎獎品:12提衛生紙*10元/提=120元

5. 橫幅一條*80元/條

     車費168元(15級寝室長每人補貼4元,15級其餘幹部補貼10元)

                                                                                  合計:763元

十、活動緊急備案

1.如遇雨天,則活動時間延遲一周,或由領導商議決定。

2.活動中如遇緊急問題,由老師緊急處理。

十一、注意事項

   此次活動主要是為了加深學生會成員之間的了解,培養他們的團結意識與合作精神。因此,活動安全第一。工作人員必須熟知活動規則,确保每一位參加者的安全。參加者必須遵守活動規則。工作人員需把握好時間,确保每項活動各組能夠同時進行。

附件1   遊戲詳細說明

附件2   信息學院學生幹部培訓遊戲計分表

附件3   遊戲總分統計表

附件4   學生幹部培訓分組名單

 

附頁1: 

一、小組得分說明

      各組得分=網宣分*40%+組織分*60%,此次活動決出總分前三名。

網宣分獲得條件:在10月29日晚19:00到10月31晚18:00期間通過發送騰訊微博獲得點贊,數量越多排名越高;按照排名的從前往後順序依次得分為:100、95、90、85、80、75、70、65、60、55。注意:發送騰訊微博格式:當天講座主題#我在信息xx組+(具體内容)@jishoudaxue3899(77779193永利信息學院團總支)@y18jsu(共青團77779193永利委員會)+圖片

組織分獲得條件:各組組員在組長帶領下能取得遊戲環節的分越高則組織分越高,每個遊戲20分。注意:在遊戲中,發生不愉快的行為,直接取消評獎資格。非所有組共同進行同一遊戲。工作人員根據各個組完成所有遊戲所用得分之和,決出第一第二第三名(可以有并列的情況

二、遊戲規則

      (一)直呼其名

      目的: 讓組員之間相互認識,相互熟悉,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相互合作。

      規則:本遊戲分兩輪進行,一輪由五個小組同時進行。每組派8名組員參加組員們圍成一個圈并要求面向圓心,逐個介紹自己,盡力讓其他人記住自己的姓名;所有組員介紹完後,任選一名組員開始說自己的年級班級姓名,下一位組員先依次說出前面所有組員的年級班級和姓名,再說出自己的年級班級姓名;如果本人确定需要提示,如組員A忘記組員B的班級姓名,則A需要大喊一聲“提示”,然後由組員B自己報出班級姓名,組員A需複述一遍方可繼續。除此以外整個遊戲中其他組員不能進行任何提示,若其他組員提示則加時20秒。過程中每人隻允許被提醒一次,提醒一次加時3秒;提醒一次用完後,再有不知道的名字可選擇跳過,再喊提示視為跳過,但跳過一次遊戲完成時間加10秒。從第一位組員開始計時,最後一位組員報完後說出:“報告完畢”計時結束。遊戲按完成時間的長短排名,時間越短,排名越高。

      (二)傳遞繩圈遊戲

      目的:讓每一個人意識到團隊任務與自己的關系,即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考驗着每個成員的耐心,培養各組員間的默契和團隊合作意識。

規則: 本遊戲分兩輪進行,一輪由五個小組同時進行。每組派8名組員參加遊戲,每組所有組員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圈,将繩圈套在兩個組員牽手處中,在不松手的前提下讓繩圈經過每一個組員,直到重新回到起始處,遊戲過程從第一位組員開始計時,繩子重新回到第一位組員計時結束。注意:遊戲過程中,所有組員不能發出聲音、不能松手,違反規則按1人/次加時10秒處理,重複累加,無上限!按遊戲完成時間長短排名,時間越短,排名越高。

(三)反口令遊戲

目的:培養同學們的注意力以及協調能力,培養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規則:本輪遊戲所有組一起同時進行。每組派出8名組員,按每1組站1列的隊形站好。統一由劉鑫下口令,要求迅速做與指令相反的動作,裁判監督做錯的組員出局,站到隊列外。剩下的組員繼續遊戲,重複以上步驟5到10次(次數視剩餘人數情況而定)。按各組最後所剩人數确定排名,本組所剩人數越多,則本組排名越高。

      (四) 坐長城

      目的:調動大家的活動積極性,考察隊員間的團結協作互信精神

規則:本遊戲分兩輪進行,一輪由五個小組同時進行。每組派8名組員參加遊戲,各組所有組員圍成一圈站立,要求每個人的腳尖頂着前邊人的腳跟,緊湊站立。劉鑫一喊“坐下”,各組組員立即坐下(即坐在後邊的人的膝蓋上)。各組坐下後劉鑫會再下口令“舉起手”,則每個組員需将雙手掌心向前舉過頭頂;各組統一舉好後,劉鑫會進一步下達口令,指揮各組員将手擺向本組圈内或者圈外。依各組堅持時間的長短排名,時間越長,排名越高。

 (五) 明七暗七

目的:增進隊員之間的友誼,和諧人際

規則:本遊戲分兩輪進行,一輪由五個小組同時進行。每組派8名組員參加遊戲,組員們圍坐成一圈,以任意一人開始輪流報數,數字從1開始;凡是遇到任何7的倍數,如14、21或含7的數字如17、27均以拍手代替而且每次拍手後報數方向反過來(如先是順時針報數,拍手後需逆時針報數)遇到反應慢了(兩秒)沒有拍手的人則失敗。失敗則重新開始;接下來,從出錯的人重新從1開始報數。當報數達到100停止計時。遊戲按完成時間排名,時間越少,排名越高(限時7分鐘,裁判記錄各組每輪報數的最大值,若有兩組及以上未完成,則未完成的按所有輪數最大值排名)。

     (六)兩人三足 

      目的:增強配合能力,培養組員的責任意識,活躍氣氛。

      規則:本遊戲分五輪進行,每輪兩組同時進行。每組派出8人參加遊戲,兩組同時比賽,8個人并排站立,一人左腿與另人右腿的膝蓋以下腳踝以上部分用綁帶綁在一起,從指定地點跑到終點。中途出現摔倒情況,扶起後在摔倒的地方繼續進行遊戲,摔倒時間不停止計時;若有組員摔傷無法繼續進行比賽,則換人重新進行遊戲,完成時間另加5秒。每組多配兩條綁帶,若繃帶斷裂,需就地綁好後繼續進行遊戲,同樣不停止計時。遊戲計時,并按完成時間長短排名,時間越短,排名越高。

 

注意:

1、 所有遊戲得分按照排名從前往後依次的得分為:20、19、18、17、16、15、14、13、12、11(若有遊戲中出現排名相同情況,則該遊戲得分相同)。

2、 每輪遊戲每組派出裁判,組員不可當自己組裁判,要保證公平公正。

3、 每輪遊戲結束各組讨論3分鐘,并由前三名的組長發表本輪的遊戲感想。

 

附件2

信息學院學生幹部培訓計分表

遊戲一:直呼其名

違規次數

提醒次數

跳過次數

遊戲用時

最終用時

說明:違規就是其他組員有私自提示行為、最終用時=遊戲用時+違規次數*20(s)+提醒次數*5(s)+跳過次數*10(s)。

 

遊戲二:傳遞繩圈

發出聲音次數

松手次數

遊戲用時

最終用時

說明:最終用時=遊戲用時+(發出聲音次數+松手次數)*10(s)。

 

遊戲三:明七暗七     遊戲用時:           最大報數:       

遊戲輪數

最大報數

遊戲用時

遊戲輪數

最大報數

遊戲用時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說明:限時7分鐘,若完成遊戲則寫上遊戲用時,若未完成遊戲則寫上最大報數。

其餘遊戲:

遊戲名稱

反口令

坐長城

兩人三足

遊戲結果

說明:反口令填寫最終剩餘人數、坐長城和兩人三足填寫遊戲用時。

 

附件3

遊戲總分統計表

 

遊戲1

遊戲2

遊戲3

遊戲4

遊戲5

遊戲6

總計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

 

 

 

 

 

 

 

第八組

 

 

 

 

 

 

 

第九組

 

 

 

 

 

 

 

第十組

 

 

 

 

 

 

 

 

附件4

學生幹部培訓分組名單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1

曾芳

1

包成

1

唐健

1

吳晶波

1

劉俊佚

2

陳梧橋

2

曹俊

2

劉好

2

張利

2

王思遠

3

洪亮

3

羅超

3

易川

3

何思熙

3

宋夢培

4

謝坤

4

周山林

4

黎小慶

4

李武懿

4

楊正

5

朱智英

5

王康

5

趙青婷

5

王科銘

5

餘晗

6

李敏

6

張雅茹

6

李思勤

6

劉歡媚

6

肖星

7

陳春宇

7

李彬彬

7

尹繼強

7

金鵬程

7

胡大輝

8

李維

8

肖斌

8

王城牆

8

彭湘楚

8

楊新楷

9

王濤

9

楊秀巧

9

遊莉萍

9

雷潔婷

9

李傳素

10

黃大洋

10

劉西蒙

10

彭超

10

伍逸凡

10

陳哲

11

王方嶺

11

歐陽輝

11

張建文

11

謝浩

11

李若愚

12

歐陽甜

12

劉陽

12

付薔

12

周泓羽

12

陳雲

第六組

第七組

第八組

第九組

第十組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編号

姓名

1

鐘振華

1

楊期軍

1

向玉貴

1

吳建輝

1

崔浩東

2

伍彬超

2

高奕

2

田楚

2

汪思成

2

郭子嬌

3

謝琦

3

伍易萍

3

盧繼東

3

黃賢順

3

楊鑫

4

彭予怡

4

邱偉傑

4

謝榮

4

黃穎

4

佘曉琴

5

肖玉江

5

陳亮

5

張達毛

5

周倩至

5

李鵬宇

6

劉文博

6

邢益陽

6

陳甫儀

6

田雪蓮

6

覃佳奇

7

周奇

7

龍開松

7

周蓉

7

黎銘

7

郭雨彤

8

歐陽钰潔

8

趙毅

8

向欣悅

8

肖雯文

8

閻秋彤

9

廖美玲

9

邱傑

9

高鐵林

9

熊常任

9

朱茂清

10

孫邵富

10

曾陽娟

10

趙東旭

10

張軒宇

10

傅楊

11

楊越

11

曹辛鑫

11

趙昱傑

11

何順平

11

向陽

12

陳澤平

12

劉宏彬

12

金潔麗

12

羅宇

12

黃思遠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2015年1015




上一條:赴抗戰勝利洽降地芷江

下一條: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專題講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