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下午14點,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于砂子坳校區後山進行院學生會活動,14點整全體學生會成員于總理樓前集合,随後進行分組。此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第一環節:各個小組通過吹氣球賽跑、接力跳繩等遊戲排名獲得相應寶箱,每個寶箱都藏有下一個寶箱所在處的提示。第二環節:通過第一環節獲得的提示獲得事先藏好的寶箱,根據提示可以找到最終藏有大獎的寶箱。此次活動讓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增進了部門與部門間的銜接,也讓所有學生會成員走出宿舍,走進校園。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總支
2015年12月21日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會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
為增強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會各成員之間的感情,特此舉辦此次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15年12月20日星期天下午14:00
三、活動地點
77779193永利新校區後山
四、參加人員
信息學院砂子坳校區學生會全體成員
五、活動流程
(一)活動準備:
(2)由蔣天保,閻秋彤準備活動前期的提示紙、獎品及遊戲的道具。
(3)蔣天保,周倩至,黃穎在活動當天提前一個半小時布置活動地點并且估算各階段尋找線索的限定時間。
(4)由周倩至邀請學工辦三名輔導員老師參與活動。
(5)工作人員安排:①保衛部、黃穎提前到學工辦取活動道具(氣球,跳繩等)到集合地點。②裁判安排:第一組:閻秋彤、周倩至;第二組:向玉貴、蔣天保。第一組在第一階段起點為各組計時;此時第二組到第二階段的起點準備。第一組為前四名給出提示後,各組出發尋找線索,第一組裁判同時開始倒計時(因為每一階段尋找線索的時間都有限定)。在快到限定時間時,往第二階段的起點出發;路上若遇到還在尋找線索的成員,則需提醒他去第二階段的起點集合。在第二階段起點集合完畢後,第二組為各組計時;此時第一組到第三階段的起點準備,第二組為前三名給出提示後,各組出發尋找線索,第二組裁判同時開始倒計時(以此類推)。具體限定時間聽現場安排。③活動拍照:鄭喬敏,黃穎。
(6)分組安排
第一組:曾芳 李敏 譚亞丹 李思勤 陳亮
第二組:周奇 肖玉江 張達毛 張雅茹 孫月嬌
第三組:肖星 陳春宇 田雪連 吳端藝 邢益陽
第四組:黎銘 包成 吳建輝 金鵬程 龍開松
第五組:尹繼強 唐健 劉文博 覃佳奇 李彬彬
第六組:李鵬宇 郭雨彤 吳昊旻 劉歡媚 楊期軍
(标記為紅字的為組長)
(二)活動開展:
1.下午14:00在總理樓下集合,辦公室閻秋彤進行點名,人員到齊後步行到活動起點處。
2.聽現場工作人員具體安排進行尋寶遊戲。
3.遊戲規則為:
遊戲分為四輪。第四輪為找終極大獎。終極大獎所在地有三個線索A、B、C,這三個線索都被藏在不同的地方,需要各組通過前三輪的遊戲來獲得這三個線索。(第一輪遊戲的前四名,給予藏線索A的地點提示,通過此提示尋找線索A;第二輪遊戲的前三名,給予藏線索B的地點提示, 通過此提示尋找線索B;第三輪遊戲的前兩名,給予藏線索C的地點提示, 通過此提示索尋找線索C。第四輪各組通過前三輪各自所找到的線索A、B、C去找最後的大獎,找到最後的大獎者勝。(注意:可以交換線索,但不能搶别組的線索)
每輪找尋線索結束後,需到下一輪遊戲的起點處集合。沒有得到提示的組也可以尋找線索箱,每輪找尋線索的時間都有限定,各組需要把握好時間。
4.最後,由各組組長進行總結。各組總結完畢,活動結束。
具體遊戲分為:
任務一:傳氣球
準備好幾個氣球,從第一個人開始,不能用手,隻能用腿夾着傳給下一個人,且氣球不能落地,氣球落地則從頭開始。由每一小組派出裁判為其他組計時,用時短的前四名獲得線索。
任務二:接力跳繩
每組派出相同的人數,進行跳繩接力,每人要求完整的跳完10個,并将手中的繩子傳給下一位組員,直到最後一位組員跳完截止計時,按時間遞增的順序排名次。前三組可獲得提示。
任務三:我知你心
按順序站成一隊,裁判對第一位同學說一個詞語(如釣魚、劃船、月亮、皇冠、聖誕老人等),第一位用動作表演給第二位同學,第二位同學表演給第三位同學看...直到最後一位同學說出具體詞語,要求一字不漏,且中途不能有任何語言交流,否則都将以失敗為結果,而重新開始,成功完成一個,并記下此時所花的時間,用時短的前兩名獲得線索。
六、活動經費預算
(一)遊戲所用各材料 預計:150
(二)果凍、棒棒糖等零食 預計:300
(三)獎品現金:150
共計:600元
七、活動備案
若遇活動當天為雨天,則時間推遲,具體時間等待通知。
緊急情況第一時間聯系老師,并由老師商議決定。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總支
2015 年12 月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