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指導 >> 正文

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更願意吃苦和學會堅持


這幾天,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門口排起長龍。這些學生等候的不是大牌明星,而是校内工勤崗位的應聘機會。這次,該校大手筆地拿出500多個工勤崗位供學生選擇,并且每個崗位配以一定報酬。

  500多個崗位都按小時計酬

  幾十人競争1個圖書管理員崗位

  “可供選擇的崗位很多,我選了圖書管理員。”杭科院會計專業大二學生陽陽說。不過,這個崗位競争很激烈,和陽陽一樣想成為圖書管理員的同學有幾十人。

  “剛開始以為來的人會少,沒想到學生這麼踴躍。”看着不斷湧入的學生,杭科院學生處處長汪燦祥開心地笑出了聲,“這是學校第一次以專場招聘會的形式招聘勤工儉學的學生,從準備簡曆、現場面試到正式簽約、挂牌上崗,整個過程都按市場招聘要求組織進行。”

  其實,該校對貧困生一直有獎、貸、補的扶持政策,但總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年學校索性聚集了22個校内部門力量,一口氣拿出500餘個工勤崗位,所有崗位面向全校學生,特困生和首次參加勤工儉學崗位應聘的學生将被優先錄取。

  據了解,所有崗位都按小時計酬,既有普适性強适宜輪崗的,也有需要特定專業知識背景的。

  用人單位希望學生更能吃苦和堅持

  這裡要培養有不同精氣神的學生

  杭科院黨委書記傅勤是這個點子的倡導者。他說:“高職辦學講究的是實打實的實踐能力培養,先要讓學生學會生存,然後才能更好地生活。”

  據介紹,杭科院80%的學生來自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也比較多。本次招聘會,學校把陶行知的“自立歌”印在橫幅上,激勵學生“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學校是個小社會,開放校内崗位,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工作,既讓學生了解學校和社會運行,也讓校内各部門直接參與育人,這就是學校一直在踐行的陶行知先生主張的‘生活教育’。”傅勤說。

  除了校内部門,當天還有5家校創業園入駐企業、3家富陽區的企業到現場招聘實習人員。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曲海洲介紹,去年該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7.68%,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都比較滿意,提得比較多的建議是希望畢業生更願意吃苦,更願意堅持。

  “知識和技能容易教,優良品性的養成卻不易。”傅勤說,學校還要在行知文化育人方面繼續下功夫,杭科院的學生站出去要有一股與衆不同的精氣神,那才是對學校精神的真正秉持,才算學校育人的成功。




上一條:關于職業規劃及職業選擇的12個問題

下一條:求職報名不應忽視四大問題避免在求職簡曆中自挖“陷阱”注意與招聘崗位條件的匹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