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在職場中,太聰明的人容易自以為是,往往“笨人”更容易生存。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在職場中,太聰明的人容易自以為是,往往“笨人”更容易生存。他們不冒進,不貪功,低調處事,境遇也容易出人意料。其實這樣的“笨人”并不是真的傻,隻是不計較一時的利益得失,眼光長遠,做事踏實、懂得收斂,機會出現的時候能有實力扛得住。
王楠在一家外企做總裁助理,待遇優厚,深受老總的器重,然而就在兩年前,大家都還認為王楠是“笨鳥”,不會有大發展。
五年前,王楠大學畢業,當時正好這家公司急需文員,又加上有親戚的幫忙,王楠才得到這個進入外企工作的機會。進入公司後,王楠看到周圍人都有較高的學曆背景,至少也是碩士研究生,還有一部分是海歸,隻有自己,隻是本科學士學位,這讓王楠覺得自己從起跑線上就比别人差一大截。“比别人差就要比别人多努力。”王楠并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悲觀抵觸,反而鬥志昂揚。在公司裡,王楠從來不放過任何一次能夠向前輩們學習的機會,碰到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王楠哪怕加班加點都要弄明白,即便是别人拜托的工作,王楠也願意留下來加班完成;在家裡,王楠利用業餘時間充電,學習英語,因為公司即将開展與德國公司的業務,王楠還主動學習德語。在外人看來,王楠所做的都是徒勞,因為老總不可能将重要的任務分配給像她一樣沒經驗、沒學曆、沒背景的“三無”員工。有些與她關系好的同事勸王楠,這份工作就是熟練工,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所以隻要不出岔子就不會有問題,而且外企都是各司其職,不用動不動就幫着别人加班。可是王楠并不這麼想。“我覺得多學一點總是沒有壞處的。”
有一次快下班時,老總順手将一份報表交給一位同事,讓其馬上核對。可眼看快下班了,同事很不情願,于是王楠就主動提出幫忙。兩個小時後,工作完成了,當王楠将報表交給老總時發現,老總正在為一份德國公司的文件發愁。“那份文件裡有一些德文,老總不清楚,正好我會,我就幫着弄了。”對此老總很吃驚,在得知王楠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後,對王楠刮目相看,也正是從那次開始,老總總是單獨交給王楠一些工作,加之王楠辦事仔細,慢慢的,老總對王楠越發信任,逐漸将更加重要的工作交給她。
去年年初,老總的助理跳槽離職,王楠被老總點名,破格提拔為總裁助理。“我确實比其他人笨,往往别人學一遍就會的東西,我卻要加班來完成,可我相信 勤能補拙 ,隻要我努力了,比别人多學,就會有成績。”
三年前,曉林和張琪同時進入公司的策劃部實習,曉林是大學畢業,而張琪是研究生畢業,可是在日常工作中,曉林卻總是表現得比張琪更聰明、更活躍一些,甚至有時還會指出張琪的“笨拙”之處。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經過兩年的曆練,當初被曉林認為有些“笨”的張琪卻升為了主管。
剛到公司時,部門主管隻是讓張琪和曉林整理資料,面對單調的工作,張琪做得盡心盡力,在整理資料中遇到不明白的内容就向其他同事問清楚;可曉林卻隻是簡單地整理資料,并沒有仔細了解資料中跟工作有關的内容。當曉林看到張琪問些與自己工作“無關”的事時,還總是有意無意地以此來開玩笑。曉林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主管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多做别的沒用。”
不但如此,曉林還經常顯示自己的小聰明。有一次,部門要做活動策劃,由于之前曉林和張琪跟同事實習過兩次,所以這次主管讓他們一起參與其中。就在商量方案的過程中,曉林總是插話,并且經常私下跟張琪說出自己的想法,還總是想辦法嘗試。對于曉林的想法,張琪卻讓他安下心來,不要太激進,可曉林卻覺得張琪有點“傻”。“你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嘗試一下,怎麼能讓别人知道你的能力呢?”但是,由于曉林缺乏經驗、考慮不周全,提出的想法總是漏洞百出,為此部門經理經常告誡曉林一定要虛心、多看、多學,可曉林卻記不住,總是要在别人面前顯示一下。相比之下,張琪很虛心,即使自己明白了、學會了,也不刻意炫耀,依然很虛心地向前輩們“取經”,并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類似事情很多,在同事和上司眼裡,張琪是一個踏實、虛心并且很低調的人,而曉林卻有些浮躁。結果,去年年初,老主管跳槽,張琪被提拔為新主管。“踏實一些并不是 笨 ,而是給自己一個曆練、沉積的過程。”
“職場中千萬不要自作聰明,否則隻能自食其果。”身為HR的龔先生說,最近他辭退了一個老員工,就是因為該員工倚仗自己是公司的元老,就自作聰明“要挾”老闆升職加薪。
被辭退的老員工老張,在公司做了将近十年,這十年來,老張雖然稱得上是兢兢業業,但從能力上來說,卻并不出衆,在處理某些問題和為人處世上,有時還不及新人。
有一次,因為老張的失誤,公司在出貨的時候出了問題,客戶要找負責人聯系,可是老張為了不擔責任,說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直接負責的。由于找不到人,客戶隻好找老闆解決,老闆安排了其他人來處理。事後,私下裡老張還向新人們分享自己所謂的“經驗”:“出了問題,隻要有人擔着,就别往自己身上攬。”此外,老張還經常倚老賣老。工作近十年,老張絲毫沒有得到提升,眼看着新來的人有的已經做到主管或者部門經理的位置,老張開始不平衡了。經常揚言說他是跟着老闆一起“打天下”的人,如果不給他升職加薪,他就要辭職,還話裡話外地說團隊是自己帶出來的,如果他離職,整個團隊就會跟着走,公司離不開他。“這些話顯然已經傳到老闆耳朵裡,老闆找老張談過幾次心,但都沒有正面答複他。一方面,老闆要考察他是不是真的有所謂自己的團隊,另一方面,老闆也在暗中物色可以替代老張位置的人。”龔先生說,“老張畢竟是元老,再怎麼說,老闆也不願意撕破臉。”
可是,老闆越與他談心,不直接答複,老張就越以為老闆“怕”了,所以越發地嚣張。最後,竟然直接找到老闆,當面質問是不是會給他升職加薪。當聽到老闆說“考慮一下”的時候,老張以為自己勝利了,還在周圍同事中炫耀。可誰知,沒過幾天,老闆就讓龔先生找老張談話,将其辭退了。“老張自作聰明,以為這樣做能夠得到認可,而實際上,老張的做法是最笨的。”龔先生說,“對于一個能力不強又張揚的人來說,跟老闆 叫闆 不是一個好的做法。”
“職場風雲變幻, 菜鳥 或 笨鳥 做事技巧與效率多被某些自以為是的資深員工不屑。 菜鳥 變 老鳥 隻是時間問題,而 笨鳥 成功卻是智慧的結晶。”天津博士達咨詢&芭尚傳媒董事長劉楊分析,“笨鳥”會大智若愚式的自嘲,他們做事落地靠譜,往往在機會來臨時能穩操勝券成為實際的赢家。耍小聰明的人自以為占盡先機,最後回歸到“菜鳥”階段,不被上司與同事信任,是對職業生涯最大的浪費。劉楊認為,新人們誠懇不偷懶,升職加薪機會會眷顧,最終獲得彎道超車的契機。工齡是職場資本,雖能加分,但往往成為靠玩技巧搏上位員工的克星。道理誰都懂,知行難合一,唯有真誠踏實是亘古不變的處世哲學與态度。“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笨鳥先飛,才能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