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我校大學生立人教育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大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意識,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關于印發<湖南省大學生2011-2012學年度“感恩為先”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的通知》(湘教工委通[2011]58号)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校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校團委及校關工委研究決定在我校大學生中開展“感恩為先”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目的
通過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引導學生培養感恩意識,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當代大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營造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活動内容
“感恩為先”教育活動應圍繞“感恩父母、感恩師長與朋友、感恩社會和祖國、感恩自然”等内容來展開,從三個層面實施感恩教育:從認知層面點撥學生識恩、知恩;從情感層面培養學生感恩意識;從實踐層面引導學生感恩于行。活動形式力求創新,能體現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
三、活動主題
感恩為先
四、活動安排
(一)信息學科與工程學院“感恩為先”演講比賽
1.參賽對象
初賽勝出者
2.活動時間、活動地點
3月30日晚7點、圖書館學術報告廳
3.活動主辦單位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工辦
4.活動承辦單位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5.活動流程
(1)前期
1、宣傳工作,由宣傳部通過展闆、海報、橫幅等形式進行宣傳。
3、評分卡和評分标準,在比賽前準備好足夠的評分卡和評分标準。
4、邀請領導、嘉賓(3人)做評委。 注:09、10級各班必須選出15名以上選手觀看演講比賽,為選手加油,到時會有專門人員負責簽到。
6、各位參賽選手須于決賽前半小時進行抽簽,決定出場次序。
(2)中期
1、主持人緻開幕詞
2、領導發言并宣布比賽開始
3、比賽選手按抽簽次序上場演講。
4、待所有選手演講完後,插入一個節目,調節氣氛,同時學習部的人馬上統計、計算前面每個選手的分數,排好名次,寫好榮譽證書。
5、由主持人宣布獲獎人員,并請嘉賓頒獎
6、領導對此次演講總結,主持人緻閉幕詞
7、照相記錄過程、獲獎選手合影留戀。
(3)後期
1、工作人員清理會場。
2、總結反饋
(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赴保靖縣夯沙鄉三月學雷鋒活動
1.時間:2012年3月23日
2.地點:保靖縣夯沙鄉
3.内容:
1)、夯沙鄉學校助學活動:
A、頒發“希望之星”獎學金(學校中小學共計16個教學班,每班獎勵兩名同學,現金100元。榮譽證書1本)。
B、頒發“手牽手”助學金(中小學資助學習成績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各2名,共4名。每位學生資助300元)。
2)、電子産品維修、咨詢、電腦維護(本次主要針對夯沙學校電腦房)。
3)、夯沙敬老院“獻愛心”活動:
A、為每位老人購買慰問品一份,物品為純棉毛巾一條,香皂一塊,白砂糖、洗衣粉各一袋。計價40.00元。共28位老人。
B、打掃衛生,整理内務。
C、與老人拉家常。
4.具體安排:
1)、上午10:00,09級、10級學生在新校區大門花壇集中上車;11級學生在老校區車庫前上車。
2)、約11:30分到達夯沙學校,在學校食堂統一開餐。中餐後布量會場。
3)、13:00在室内或室外(根據天氣情況)舉行“手牽手”助學金和“希望工程”獎學金頒發儀式。參加人員:學院領導,學院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孔凡虎老師,學院所有學生;夯沙鄉領導,夯沙學校領導,部分老師,獲獎學金、助學金的學生,部分學生代表。
4)、儀式議程:(1)、主持人宣布開始;(2)、夯沙鄉或學校領導講話;(3)學院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孔凡虎老師宣布獲“手牽手”助學金,“希望工程”獎學金名單;(4)由學院部分學生給獲得助學金、獎學金的夯沙學校學生頒發獎金、榮譽證書;(5)獲獎學生代表發言;(6)學院魯榮波院長講話;(7)儀式結束。
5)、學生分成若幹組分别到各班級、學校電腦房、敬老院開展活動。至15:00結束。
6)、約15:15上車返校。
5.安全工作預案:
1)、車輛:租用有運營資質或校車3輛,司機必須有相應的駕駛資格。車況好;在運營過程中要求司機車速适中,特别是彎道或上下坡中一定要低速行駛。
2)、3輛大車上每車必須保證有一個老師。
3)、本次學生共有99名,将分成若幹組。每個組配組長一名。
4)、強調:1、學生不能單獨外出;2、不允許下河洗澡;3、不準擅自組織戶外遊玩。
5)、各小組組織夯沙學校班級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
6.要求:
1、按照時間要求上車,各車老師負責清點人數;
2、就餐時講究文明,排隊,盛飯菜根據要求,不要發現剩飯菜現象。不能亂扔飯菜。飯盒等統一擺放在指定位置。
3、語言、行為文明、大方。且與大學生身份相符。為學校、學院樹形象。堅決杜絕有損學院、學校形象的言行出現。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