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本科教學 >> 專業簡介 >> 正文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專業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建立于1993年,是我校辦學曆史悠久的理工科專業之一。2018年獲得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22年獲得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位授予權,現有本科、研究生兩個教育層次。2021年本專業成為湖南省“雙一流”建設專業,近年來,專業建設穩步發展,已建成為具備一定規模、教學科研人才齊備、教學實驗條件完善、教學科研管理規範、具有鮮明特色的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建設有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同時與衆多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的校企合作關系,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公布的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立項名單中,我院與相關企業聯合申報的定向人才培養培訓項目和人力資源提升項目等3個項目獲得立項,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實訓平台和大量的就業機會。辦學以來,本專業在電子系統設計、信息智能處理和通信電路設計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紮實電子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從事電子信息類工作的高級創新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養目标

本專業依據國家戰略新興産業等需要,開設電子信息系統設計、現代信息處理兩個專業方向,要求學生掌握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理論及系統理論知識,具備數字及模拟電路設計開發能力、計算機軟硬件應用能力、電子信息系統設計及分析能力以及在本專業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在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等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科學研究、産品設計、工藝制造、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

本專業主要學習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電子信息系統設計、電子信息系統應用開發、信息獲取、信号處理、信号傳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接受電子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踐的基本訓練,掌握電子設計、信息處理、應用開發和集成電子設備及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在專業知識、工程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需要達到以下畢業要求。

1、知識應用能力:掌握數學、自然科學、電子信息技術的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并能夠将所學知識用于解決電子信息領域的信息獲取、傳輸和處理等複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力: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借助文獻研究分析電子信息領域複雜工程問題,并能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與開發能力:能夠針對電子信息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開發滿足特定需求的軟硬件系統或組件。在設計/開發環節中能夠體現創新意識,并能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力: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實驗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現代工具選用能力:能夠針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硬件開發平台、儀器儀表設備、設計與仿真軟件、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工具,對複雜工程問題進行模拟、調試與預測,并能夠理解所使用的現代工具的特點和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電子信息行業相關的技術标準、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等工程背景知識,分析和評價電子信息工程項目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的實施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電子信息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與交流:能夠就電子信息領域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具備面向未來電子信息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新産業等會社技術進步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

★辦學成就

1、學科和師資建設成果豐碩。本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師資力量得到較大提升,其中教授和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人,在讀博士生2人;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智能信息處理和現代通信電路與系統設計兩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及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Neurocomputing等多個國際主流SCI期刊和會議中發表100餘篇高水平論文。

2、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成績突出。本專業教師為電子電工創新基地負責人,專門培養本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程序設計競賽、嵌入式物聯網大賽、智能車設計大賽等學科競賽,成績斐然,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級大獎。

3、學生深造和就業質量好。多年來,本專業學生考取研究生比率高、考取學校較好,每年都有畢業生考取電子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等名校的碩士研究生。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涉及信息通信、電子技術、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等領域和行政部門,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科學研究、産品設計、工藝制造、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等,就業層次較高,待遇較好。

★學制與修業年限

1、學制:4年;

2、修業年限:36年。

★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2、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A、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分析、數據結構、信号與系統、模拟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數字電子技術、通信原理、數字信号處理、高頻電子線路、電子線路CADEDA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

 

 




上一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下一條:通信工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