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指導 >> 正文

大學生新晉職場·就業面面觀


開電腦、查郵件、搜信息、投簡曆……又到一年就業季,每年暑期是大學應屆畢業生入職的高峰期。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曆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對包括765萬高校畢業生在内的1200多萬應屆畢業生,今年的就業市場怎麼樣?畢業生就業重心發生了哪些變化?

【看點1

調查結果:應屆生薪酬上海最高,一線城市仍吸引人

據前程無憂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應屆生調研報告》回收全國各地高校2016屆畢業生3095份調查問卷和企業的1661份調查問卷顯示,在跨地區求職的城市中,一線城市仍是首選,其中上海最受應屆生青睐,其次是深圳、廣州、北京。而在非一線城市中,應屆生異地求職更傾向于長三角地區,例如蘇州、杭州等,以及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如武漢、成都等。

該報告顯示,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其中上海最高,應屆生薪酬平均值為4441元。在非一線城市中,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的應屆畢業生薪酬也直追一線城市水平。

【看點2】

調查結果:國企和外企已不再是畢業生的就業首選

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7%,與2014屆的92.1%和2013屆的91.4%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15屆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2.2%,高職高專為91.2%。

報告分析認為,雖然去年與今年經濟下行,但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基本穩定,這是因為大學畢業生的創業和深造比例上升,減少了需就業的基數。

數據顯示,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從2013屆的2.3%上升到2015屆的3.0%。此外,信息、教育、醫療等知識密集型産業近年來增長較快,大學畢業生在經濟結構變化中的就業适應性更好,從而就業受傳統經濟的影響較其他人群小。

但是,在2015屆大學生未就業人群中,52%的人處于求職狀态,31%的人準備考研、考公務員、創業和參加職業培訓,另有17%不求職也無其他計劃。

在就業選擇上,國企和外企已不再是畢業生的首選。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54%上升為2015屆的59%。而在國企、外企就業的比例分别從2013屆的22%、11%下降到2015屆的18%、9%。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中小微企業和地級市以下地區就業。2013屆至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3%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1%上升為55%。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52%上升為2015屆的55%。

【看點3】

調查結果:自主創業比例呈上升趨勢

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提到,2015屆大學本專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是3.0%,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3.9%)高于本科畢業生(2.1%)。

報告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680.9萬估算,2015屆大學生中約有20.4萬人選擇了創業。

報告還顯示,2012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創業的比例為2%,畢業三年後創業比例增長為5.7%,其中畢業時創業、三年後還存活的約為1%,就業後再創業的約為4.7%。

報告認為,大學畢業生創業群體中大部分是先就業後創業。大學畢業生創業存活比例在上升,2010屆畢業時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三年後還在創業的比例為42.2%。

值得注意的是,2015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投資或借貸和個人積蓄,本科生比例為78%,高職高專比例為75%,而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均為3%,政府資助的比例均較小,本科比例為4%,高職高專比例為3%。

内容來源:新華網




上一條:身在職場 這7種心理萬萬要不得!

下一條:畢業生檔案處理全攻略!檔案很重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