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
課堂教學競賽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各獨立學院:
為進一步推動全省高校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課堂教學工作,引導廣大教師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能力與水平,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廳決定舉辦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章程見附件)。競賽委托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具體承辦。現就今年競賽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别設置
今年的教師課堂教學競賽設大學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兩個課程組,分組進行比賽。
二、參賽範圍
各普通高校(不含高職院校)和獨立學院承擔大學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兩門課程教學任務的在職專任教師。
三、日程安排
本次競賽分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具體安排如下:
1、初賽。各高校根據競賽章程和組委會的要求自行組織,并按規定名額推選教師參加複賽。校内初賽應于11月20日前完成。
2、複賽。12月初,組委會将組織專家對參賽教師一堂課的教案和該堂課的教學錄像等進行綜合評審,确定決賽教師名單。
3、決賽。12月下旬,組委會将組織參加決賽的教師對其參賽授課内容進行現場說課,經專家打分并排名後,依次确定最終獲獎等次。決賽地點和日期另行通知。
四、材料報送
各高校請于11月20日前登陸湖南省普通高校課程教學資源平台(http://kc.hnadl.cn),通過網絡報送參賽教師信息及參賽作品(有關技術規範要求及上傳方式見網上公告);完成網上報送後,直接打印複賽報名表,連同參賽教師的教案及教學視頻光盤,于25日前報送至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通訊地址:長沙市教育街11号;郵政編碼:410005;聯系人:謝劍虹;聯系電話(兼傳真):0731-84402936)。
五、其他事項
1、各高校要按競賽章程要求認真組織好校内比賽活動,同時要将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的獲獎情況作為職稱職務評聘、課程教學考核和年度考核獎勵的重要參考依據,充分發揮競賽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2、競賽決賽階段将同時舉辦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研讨會,屆時請各校積極組織教務處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現場觀摩并參與研讨和交流。
3、為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我廳将以競賽為基礎逐步建設課程教學資源共享與展示平台,所有獲獎教師的參賽作品屆時将上網無償提供給全省高校共享。
4、本次競賽的組委會辦公室設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競賽有關的其他文件和具體事項屆時将由組委會辦公室另行發布。
附件: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章程(試行)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章程
(試 行)
一、競賽目的
(一)推動高等學校更加重視課堂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不斷強化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引導高校教師立足教學崗位,鑽研教學業務,推動校際教學研讨與交流,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
(三)推進高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着力搭建面向全省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與交流平台。
二、組織領導
競賽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具體承辦,根據需要可邀請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協辦。
為确保競賽順利舉辦,成立競賽組委會,組委會由省教育廳、省教科院以及普通高校的領導和專家組成。組委會下設辦公室,由省教育廳高教處、省教科院高教所相關人員組成,辦公地點設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三、參賽對象
全省普通高校(不含高職院校)和獨立學院教齡滿三年、近兩年年度考核和課程教學考核合格、承擔普通本專科相應課程教學任務的在職專任教師。
四、競賽内容
由參賽教師自主選定所授課程的一定教學内容,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自主設計授課思路,撰寫教案,并具體實施課堂教學,經學校推選、專家評審和現場說課、答辯等環節,綜合評定獲獎人選及等次。競賽重點考察參賽教師是否正确運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新理念、新要求設計教學思路,并按照規範的格式及要求撰寫教案;是否準确把握所授課程及教材的主要内容、重點和難點,并及時将相關學科專業的新知識融入課堂教學;是否按照既定教學目标和學生認知規律,合理處理教學内容和教學資源,科學選擇和運用教學策略、方法組織課堂教學;是否正确運用各類教學設備等手段輔助教學,有效調控課堂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等。
五、競賽分組
針對高等學校各學科專業普遍開設的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每年确定2門左右的課程單獨分組進行比賽。專科和獨立學院不單獨分組。
六、競賽程序及要求
(一)初賽
由各普通高校和獨立學院根據競賽章程分别組織,具體競賽形式由學校自行确定。
(二)複賽
1.複賽對象及名額:各高校在初賽的基礎上,按競賽設置的組别及名額分别推選教師參賽。每門課程專任教師在15人以下的推薦1名,15人以上的推薦2名。獨立學院每個組别推薦1名教師參賽。
2. 複賽形式: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參賽教師參加校内初賽的授課教案和課堂教學視頻進行網絡評審。
3.成績評判:評分采用百分制(教案占30%、教學視頻占70%)。
4.有關要求:每位參賽教師的教案和教學視頻,統一刻錄在一張光盤上。為确保評審過程的公平公正,教師參賽作品内容中均不得透露任何個人與學校信息。
(三)決賽
1.決賽對象:按教師複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前30%左右的教師進入決賽。
2. 決賽形式:由參賽教師對參賽所授課内容進行現場說課和答辯,專家當場打分并進行排名。整個說課時間不超過15分鐘,其中答辯5分鐘左右。
3.成績評判:評分采用百分制。
七、獎項設置及計獎辦法
(一)獎項設置
競賽設教師個人獎和學校組織獎。
1.個人獎:按組别和複賽教師人數分設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20%,二等獎30%,三等獎30%。
2.組織獎:按參賽學校總數的20%左右設置。
(二)計獎辦法
1.個人獎:根據教師的決賽和複賽總成績排名,依次确定一、二、三等獎獲獎名單。
2.組織獎:根據學校初賽組織及參賽教師獲獎情況等綜合确定。
(三)獎勵辦法
對本次競賽的獲獎教師和單位,我廳将及時向全省高校予以通報,并頒發相應的榮譽證書、獎牌和獎金。